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前情提要】
Part1-【待產包】 自然產住院全親餵,來看看2寶媽待產包帶了哪些東西吧?
Part2-【生產篇】2寶自然產全紀錄-男子宿舍成立-蕭弘智婦產科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我是目錄】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環境介紹、各樓層介紹
3樓:自費住院病房
2樓:嬰兒室、哺乳室、護理站
1樓:婦產科診間
設有電梯,可以上下樓移動。
房號301,6.4坪,每日3500元
房號302,4.8坪,每日2700元
房號303,3.3坪,每日1700元
房號305,4.6坪,每日2700元
▼三種價位:3500元、2700元、1700元
當天剩1個房型,我們入住4.8坪,每日2700元的房型
▼浴室環境:僅提供1組牙刷、牙膏。沒有沐浴乳、沒有洗髮精、沒有衛生紙、沒有大浴巾毛巾等
蓮蓬頭水量小,角度轉一點點就變燙熱水或變冷水,熱水冷水不容易調整。
(圖片中衛生紙、大浴巾從家中帶來)
▼病房提供的免費Wifi網速超慢...好幾次直接開手機4G網路共享給NB、平板使用
(不然網速慢到,網頁都出現無法顯示網頁…)
▼住院第1餐月子餐午餐
自費住快每日3000元的病房,用品缺東缺西
若對這些物品有需求的爸媽,請斟酌選擇。
浴室用品:僅提供1組牙膏牙刷 ,沒有沐浴乳、洗髮精、衛生紙、大浴巾毛巾等,請自行攜帶
蓮蓬頭水量小,角度轉一點點就變燙熱水或變冷水,熱水冷水不容易調整。
陪宿者用品:病房僅提供一個沙發供陪宿者休息,不提供枕頭、棉被、拖鞋,請自行攜帶
媽媽產後護理類:不提供甜甜圈、屁屁墊、坐浴浴盆,自然產媽媽請自行攜帶。
病房內Wifi訊號非常差,慢到網站無法顯示網頁。後來開自己手機網路共享給NB及平板使用
因3樓沒有茶水間,不提供微波爐、電鍋等加熱器具,沒辦法加熱食物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▼嬰兒室:2寶於凌晨2點出生,當天早上8點多公婆帶著大寶與2寶相見歡
▼嬰兒房:2025年1月為龍年最後一個月,嬰兒室滿滿初生嬰兒
▼哺乳室:哺乳室提供親餵月亮枕、各個小枕頭,方便墊高寶寶達成親餵
可惜不提供甜甜圈枕、痔瘡枕,自然產媽媽請必備
哺乳室坐著親餵追奶時間長,坐著壓到縫線傷口很不舒服。
(進入哺乳室前須更換新的病房服、洗手、換拖鞋)
二、衝高奶量的方法雖簡單但也麻煩,把握生產後72小時黃金追奶期
多親餵,就會衝奶量;乳房像寶寶的母乳供應商,寶寶吃掉奶越多,乳房自動產更多奶
2寶我目標全親餵,從產後Day1每個白天都來哺乳室親餵,開著平板追劇,三餐回病房吃飯
半夜如果須推寶寶回嬰兒室,交代護理師以 "杯餵" ,"10-20ml" 配方奶餵食就好
(避免奶瓶、瓶餵導致新生兒乳頭混淆咬傷媽媽或不愛親餵)
剛出生寶寶胃跟彈珠、核桃差不多大,僅半夜方便護理師照護而已
半夜媽媽睡飽,隔天一早寶寶親餵吃得更認真更積極。
▼住院4天不用擠奶不用針管吸初乳交給護理師,通通交給寶寶吃爽快!
我是生產Day3-Day4,生理性脹奶最難熬最疼痛、石頭奶、乳頭及乳暈太硬
寶寶很難含住乳暈,導致容易咬乳頭粉紅傷痕
但只要持續親餵、乳汁塗抹奶頭風乾加速癒合,生理性脹奶會稍微舒緩(約Day5早晨)
乳頭及乳暈明顯軟化,且寶寶隨天數越大,嘴巴也能越張越大
乳暈能被寶寶含入口中,乳頭能含入哺乳窩,乳頭沒那麼痛了漸入佳境
每次哺乳兩邊乳房強烈奶陣(乳房電到的感覺,雙邊滴滴答答奶流不停)。
親餵正確含乳,下乳暈含的多,上乳暈露出多,乳頭頂進寶寶上顎 "哺乳窩"
▼含乳不疼痛,寶寶吃奶有效率
▼親餵吃奶花力氣,空檔休息一下的2寶
(吃母奶的嘴邊肉、雙下巴 Good)
【延伸閱讀】
親餵喝飽看尿量,千萬別把母奶擠到奶瓶監測寶寶每餐喝多少-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-2021年3月18日
https://youtu.be/oIuLW3LyLhg?feature=shared&t=117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自然產住院共住4天,總金額27135元
1.餐費:月子餐(3餐早中晚)1500/天
第1天2餐午晚 1200元+第2天、第3天1500元*2天=4200元
(第4天一早因病房忙收行李搬去月中,病房沒訂第4天月子餐)
2.診所收費總和:
2700自費病房第4天3000
2700*3+3000+其他雜支懶打=16285元
3.嬰兒收費:
寶寶照顧每日600元
600元*4天=2400元(每日基本費)
物品費:300元
黃疸檢驗費:200元
代收代付新生兒篩檢檢驗費:2750元
代收代付過敏體質檢驗費:800元
B肝材料費:100元
測血糖(因懷2寶變妊娠糖尿病體質,新生兒會測寶寶血糖是否為低血糖):100元
小計:6650元
▼住院餐費4200元發票
▼診所收費總和16285元收據
▼嬰兒收費6650元收據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這間婦產科醫生人不錯
但產後住院及月中護理師母乳知識很薄弱
生大寶的時候就發現,護理師都建議餵奶方式
定時定量、4小時一次、媽媽手擠奶、媽媽機器擠奶、擠擠擠擠…
( 當年自己新手媽媽什麼都不懂,護理師怎麼說就怎麼做)
期間塞奶了,沒有一位護理師跟我說
其實可以讓寶寶親餵,寶寶協助乳汁移除,比手擠比機器吸更快更有效
更不用說因嬰兒房持續瓶餵,寶寶補配方、寶寶吃奶嘴;
母奶吃更少、寶寶乳頭混淆,咬傷乳頭,都是媽媽出月中後
與寶寶重新磨合好幾個月才親餵成功(血淚史
事隔多年,再次接生2寶
想說照護的知識隨時間進步
原本這段血淚史不打算分享出來…
沒想到護理師的母乳知識不但沒有進步
且更是什麼事情都要擠奶、補配方奶(What?!
從配合的兒科醫生說
寶寶體重下降,配方奶的量要再多餵一點哦
2寶體重下降幅度5%內,正常生理性脫水被醫師說體重下降
好在我維持繼續掛奶繼續親餵,隔天寶寶體重就回升了
這中間若補配方奶,寶寶不就吃撐胃不舒服。
從護理師對哺乳室的媽媽説
媽媽除了親餵外,要多手擠奶給寶寶吃才夠啊
媽媽親餵不用擠出來嗎?如何知道每次寶寶奶喝多少??
假如媽媽一次擠奶100多cc,但寶寶自己吸不到這麼多所以要擠出來…???
護理師母乳知識既不專業、錯誤甚多、還會誤導新手爸媽(搖頭)
【延伸閱讀】
親餵喝飽看尿量,千萬別把母奶擠到奶瓶監測寶寶每餐喝多少-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-2021年3月18日
奇怪衛福步發的寶寶手冊,如何看寶寶吃飽沒,就是看濕濕尿片足6片以上
表示寶寶有吃飽,怎麼護理師、醫生,是不是忘了尿量、尿片這些判斷依據呢?
各種光怪陸離的觀念,舉例多到我打不完也懶得打…
其實我可以不理會笑笑就好
我餵我的,她講她的,她念她的
後來覺得真的太頻繁
我回直接寶寶吃不就好了,為什麼要多做這麼多事?
護理師像教條一樣,又複誦不然媽媽如何知道…
直到護理師的結尾都會說
我們已經說了,但最後決定怎麼做,還是在爸媽身上
我內心爆氣,你們指導的知識通通都說明親餵寶寶不會飽
政府不是在推母乳友善,而親餵是最省時省力的方式
護理師不是輔導爸媽盡量親餵上手,反而一直推薦走回頭路
要瓶餵、要多補配方奶、媽媽要多擠奶、要按時餵食…等
不了解的新手爸媽,真的會照護理師說的做
到底還要讓多少對新手爸媽走冤枉路?
若媽媽覺得能不能親餵無所謂
反正我瓶餵、我要退奶、我要擠奶
可以來這間
若媽媽追求全親餵,若您母乳知識缺乏,擋不住護理師說教
這間很不建議,他們不會協助你走向全親餵^_^
內心太氣(掛奶太無聊XD)
氣憤打完文章舒爽~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我的好先生在我生產Day1
在討論寶寶要親餵還是瓶餵,瓶餵才知道吃多少...
唉為何都生到2寶還在對媽媽如何哺餵寶寶下指導棋
無言以對...
要親餵嗎?要瓶餵嗎?
往後好幾個月主要照顧者都是媽媽
每天數次的哺餵會花媽媽大量時間,麻煩請尊重媽媽希望的哺餵方式
除非每天每餐,每晚每夜半夜哭鬧、哄睡,先生或家人願意接手處理
每餐泡奶、沖涼奶瓶、打嗝、清潔奶瓶等
如果先生、家人沒辦法每餐協助,麻煩請尊重媽媽覺得最省時間的方式「親餵」
少在一旁囉囉嗦嗦。